“能源發展事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努力建設清潔低碳、安全的現代能源體系,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保障和支撐是當前能源發展改革的重大歷史使命。”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發展處處長霍福鵬12月19日在由中國改革報社《能源發展》周刊、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聯合主辦的“2018能源年會暨第四屆中國能源發展與創新論壇”上表示。
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國家能源局科技裝備司司長王思強表示,我國能源領域已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完整產業鏈,但與世界能源科技強國相比、與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我國能源技術創新還有較大的差距,需要多措并舉,破解能源技術創新面臨的問題。
目前,我國“十三五”規劃已過半,在“十三五”后半段,我國新能源的發展趨勢成為行業關注的一大焦點。
在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看來,“十三五”后期是新能源由補充能源上升為替代能源乃至主導能源的過渡期,將以能源體制革命為中心,穩妥推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時璟麗認為,2018年1-10月,我國非化石能源新增裝機達0.65億千瓦,占比73%,可再生能源新增0.61億千瓦,占比68%,非水可再生能源新增0.54億千瓦,占比60%。
對于更長遠的發展趨勢,時璟麗表示,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十四五”或“后平價”時代,仍需要考慮產業健康、持續發展,降低成本還是發展方向。
易躍春認為,未來要進一步優化布局,加快推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的開發建設,激勵用戶開發分布式新能源就地消納,節約輸配電投資;推進多能互補示范、微電網示范、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示范工程,完善相關標準和保障機制。
多能互補新形態
隨著能源轉型的不斷推進,多能互補和儲能的發展成為趨勢,而儲能在多能互補中的應用,也成為一種新的形態。
中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儲能所副所長荊汝林認為,由于能源形式多樣化,造成能源轉化利用方式的多樣化,缺少統籌規劃,化石能源的大量開發利用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同時新能源的大力開發以及電網和調度的不協調發展導致棄風、棄光、棄水現象,因此發展多能互補,清潔供暖是今后發展的一大方向。
荊汝林建議,要從構建國家清潔低碳、安源體系的高度出發,突破板塊分割的限制,聚焦促進互補融合的規模儲能、催化、低碳制氫等核心關鍵技術布局攻關與示范。他還表示,“儲能是能源革命的支撐技術,如果誰在儲能技術上作出一個重大突破,都是對人類發展的巨大貢獻。”
對于儲能在多能互補中的重要功能,北控清潔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技術及研發部總經理蘭云鵬指出,儲能在多能互補系統中可以提供諸如移峰填谷、平滑處理、計劃出力跟蹤、輔助服務、解決棄電、構建友好型電源、增加系統運行靈活性等眾多作用。
城市轉型新模式
能源的創新,不僅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為城市的轉型貢獻了新的模式。
山西省大同市發展改革委主任*生介紹,在大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新能源產業城,總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核心10平方公里,起步區3平方公里,集聚煤炭清潔利用、儲能、氫能、多能互補、石墨烯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等六大產業功能。
中電建西北勘測設計院博士后牛東圣表示,根據相關規劃,到2021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將達到70%,替代散煤1.5億噸,清潔燃煤集中供暖、天然氣供暖、生物質能清潔供暖、電供暖取暖、地熱供暖、太陽能供暖分別達到110億、40億、21億、15億、10億、0.5億平方米。
“目前各地政策不一,補貼和獎勵激勵的力度有待提高,需要建立健全清潔能源價格體系,加快市場化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企業積極性,增強能源利用管理,為后續發展積累經驗。”牛東圣表示。
推薦新聞
Recommendation